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契訶夫小說中的幾種愛情

文/台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熊宗慧

從契訶夫創作歷程來看,他的作品形形色色、多元豐富,很難想像,一個在二十四歲就咳血,只活了四十多歲,就因為肺結核而過世的文弱之人,是多麼勤奮才能完成五百多部中、短篇小說,以及十幾部戲劇作品的產量?或許在契訶夫病弱的軀體中始終抱持著追求生命的動力吧……

現在手上的這本契訶夫作品選集──《關於愛情》,當中收錄了包括〈美人〉(1888)、〈看戲之後〉(1892)、〈在別墅〉(1886)、〈泥淖〉(1886)、〈尼諾琪卡〉(1885)、〈大瓦洛佳與小瓦洛佳〉(1893)、〈不幸〉(1886)、〈關於愛情〉(1898)、〈帶閣樓的房子〉(1896),以及〈情繫低音大提琴〉(1886)等十篇短篇小說,主題顯然是──關於愛情,從愛情的角度來看契訶夫確實有意思,它貫穿了作家的創作生涯,從早期客觀的態度到晚期漸漸涉入筆下人物的命運,愛情牽連到作家的生活層面出乎意料的廣泛,幾乎含括了他對於美、庸俗、生活、自由和理想的總體觀察和經驗。特別的是,這本《關於愛情》的內容編排不是按照契訶夫的創作年代,而從創作年份來排序也未必能盡窺契訶夫的愛情生活觀,畢竟愛情之於契訶夫總是彎彎曲曲的絲線,因此提供各篇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於理解契訶夫的愛情思索路徑,應該是更好的方法,這應該也是這本選集的獨特之處。

美的感知與愛的萌生

論契訶夫的愛情,或許可以從論美開始,美的感受是一切的開端。第一篇〈美人〉由兩個小故事串成,都是關於美的經驗的回憶。第一段講述的是一次旅程上的短暫邂逅和美的衝擊:敘事者回憶自己十六、七歲時在俄國南方頓河草原的旅途上遇見一位亞美尼亞女孩,女孩古典精緻的臉龐震撼了他,溫馴內向的鄉下男孩在這女孩的臉上首度經驗到美的純粹力量,激發了他對美不可遏抑的追求,出於害羞和自卑,他偷偷窺視女孩,女孩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男孩的心,彷彿她身上有光,那光芒讓男孩的內心激發出一種特殊的情感,那是對自身所處骯髒的、破舊的、壓迫人的、庸俗的現實的反應──這樣的情感日後貫穿了契訶夫一生的作品,構成了所謂的作家態度,這即是──憐憫。男孩憐憫自己、憐憫周圍人過著昆蟲般的生活,也憐憫那個出生在破敗小村,注定也得像昆蟲一樣生活的美麗女孩。顯然,這是契訶夫自身的經驗,奇蹟般美的光芒在十六、七歲那年射入了他的眼,停留在他的雙瞳中,就此保留在心中,成為一種理想,此後他的眼睛總是透過美的三稜鏡去觀看懸浮著塵粒的現實生活,試圖在裡面找到美的光芒,或是片斷的靈感,又或是在汙濁的誘惑中維持清醒。

〈美人〉第二段講述的是一次火車站的驚豔,契訶夫不能免俗地提到了俄羅斯女孩的美,那美儘管沒有古典美的勻稱精緻,但仍具有超脫世俗的個性魅力,能讓人對自身糟糕的生活感到自慚形穢,而這個寫作理念也呼應了第一段的作家態度,但是在第二段故事裡契訶夫講述美時那世故又挑剔的眼光,加上審慎理性的口氣,讓俄羅斯女孩美的感染力遠不及亞美尼亞女孩來的強烈。儘管如此,契訶夫仍將這兩者(和諧的古典美與獨特的個性美)並列在文中,我們可以明白作家所欲闡述的道理,即美是無處不在的,是上天的禮物,如果沒有受過精緻文化洗禮的人也能對上天賜與的美有所感知的話,那麼人出於惰性所造成的庸俗生活就有改善的可能,那也是契訶夫勤奮創作所想要告知世人的訊息:要對自身糟糕的生活有所覺醒,要對美有所感知,要有追求理想的勇氣。……

(本文摘自《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導讀)

※相關連結: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新書巡迴講座

2015年11月巡迴講座場次:

  • 11/7(六)19:30-21:00,台北,永樂座書店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8(日)14:30-16:00,桃園,南崁1567小書店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13(五)19:30-20:30,台北,胡思二手書店公館店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15(日)19:30-20:30,台中,誠品園道店3F藝術書區
    講者:特別來賓  作家  李維菁、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19(四)20:00-21:00,台北,誠品台大店3F藝文閣樓
    講者:特別來賓  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  熊宗慧、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28(六)15:00-17:00,高雄,三餘書店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 11/28(六)20:00-21:00,高雄,誠品大遠百店17F書區中庭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譯者  丘光


※相關連結: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契訶夫身邊的女人

編輯《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時,好奇何以愛情這個主題讓契訶夫這麼感興趣,不由得去找一找圍繞在契訶夫身邊的女人,看一看作家與她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我們會在彼此之間發現許多有趣的相似。
以下圖文摘自《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年表。


※相關連結: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關於契訶夫的評價

《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精裝版】
全世界關於契訶夫的評價不少,除了下面收錄的,做完這本書時才想起一個很有趣的──知名的村上春樹譯者賴明珠曾在一篇文中談到,村上春樹最喜歡在旅行時讀契訶夫,村上這段描寫大概是全世界談契訶夫最日常的一則,寫得有生活有思想並帶點幽默,相當貼近契訶夫的味道,摘錄如下:
《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鍛鍊的》有一篇「旅行的伴,人生的伴」(p.235)。他(村上春樹)提到每次旅行時,都會帶的一本書是『契訶夫全集』。
為什麼『契訶夫全集』是旅行時帶去的最適合讀物呢?他說:
「至少對我來說理由相當明確。
(1) 以短篇小說為主,容易告一段落。
(2) 任何作品品質都很高,希望幾乎不會落空。
(3) 文章容易讀,又灑脫。
(4) 內容豐富,滿溢著文學的芳香。
(5) 大小適中,不重,硬殼精裝不怕折。
(6) 如果被人看到書名,人家也往往想成「在讀契訶夫,應該不是太怪的人」。這是純屬多餘的好處。
(7) 這點很重要,重讀幾次都不厭倦,每次都會有新的小發現。
因此,我旅行時,皮鞄裡可以說一定放一本這『契訶夫全集』。從來沒有後悔過。唯一的問題是讀完後,不得不再帶回家這一點(我大多留下)。」
村上春樹在中央公論社出版翻譯『瑞蒙卡佛全集』時,也拜託他們「請做成盡量和『契訶夫全集』同樣尺寸,同樣體裁」。他喜歡『契訶夫全集』到這個地步。這麼說來,瑞蒙卡佛最敬愛的作家就是安東.契訶夫。這可能也是一種緣分。
(摘文出自:旅行的伴,人生的伴『村上朝日堂 是如何鍛鍊的』/賴明珠,全文請見時報悅讀網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uthors/murakami_haruki/report/39.html

***

您的禮物(編按:指一九一七年五月收到友人埃里亞斯博格致贈剛出版的《關於愛情》小說集德譯本,其中包括〈關於愛情〉、〈吻〉、〈阿嘉菲雅〉、〈帶閣樓的房子〉、〈某某小姐的故事〉、〈薇若琪卡〉、〈帶小狗的女士〉等作品)真讓我高興,我真感謝又可以欣賞這個深入心靈、沒有多餘調料的健康又美味的藝術品──之所以特別優異,是因為它不理會或不要有表面的尖銳問題(這問題與其說是「道德」,不如說是美德)……
 ──托瑪斯‧曼

契訶夫的故事現在跟當年寫出時一樣教人讚嘆(且必要)……不僅是他寫出大量的故事,而是令人欽佩地屢屢創造出傑作,那些故事使我們悔悟,也讓我們歡喜又感動,而且把我們的情感表露出來,唯有透過真正的藝術才能達得到。
 ──瑞蒙‧卡佛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作家中,我最讚賞契訶夫。他把一種新的東西,某種與古典概念對立的戲劇性帶到文學中……
 ──詹姆斯‧喬伊斯

他(契訶夫)是人際關係最微妙精巧的分析者……當我們讀到這些沒有結論的小故事時,眼界卻開闊了,心靈獲得了一種令人驚異的自由感。
 ──維吉妮亞‧吳爾芙

什麼作家影響年輕時的我?契訶夫!影響劇作家的我?契訶夫!影響小說家的我?契訶夫!
 ──田納西‧威廉斯

契訶夫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生活的藝術家。他作品的優點在於,看得懂,不只是每個俄國人,而是普遍任何一個人都覺得親切。……他是個真誠的作家,可以一讀再讀好幾次。
 ──列夫‧托爾斯泰

契訶夫是對未來大為樂觀的人,我剛好就看到了這點。他精力充沛、活力無限且心懷信任地描繪我們俄羅斯生活的美好未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無須特別耀眼的文學技巧,無須特別憂煩文句的精雕細琢,也可以成為完美的藝術家──契訶夫就是個好範例。
 ──納博科夫

※相關連結:


《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新書介紹

《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平裝版】
★契訶夫是無與倫比的藝術家,生活的藝術家……他是個真誠的作家,可以一讀再讀好幾次。──列夫‧托爾斯泰
★托瑪斯‧曼、維吉妮亞‧吳爾芙、詹姆斯‧喬伊斯、納博科夫、田納西‧威廉斯、瑞蒙‧卡佛、村上春樹……世界經典作家一致推崇
★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熊宗慧導讀

本書收錄十篇以愛情為主題的短篇小說,包括審察美與現實衝突的〈美人〉、天真少女幻想愛情紛紛的〈看戲之後〉、中年男子胡想不倫戀的〈在別墅〉、憧憬婚姻卻陷入情欲糾葛的〈泥淖〉、擺布丈夫的妻子〈尼諾琪卡〉、永遠困擾女人的兩種情人〈大瓦洛佳與小瓦洛佳〉、遇見真愛的〈不幸〉、出軌前待解的課題〈關於愛情〉、浪蕩世間找尋永恆眷戀的〈帶閣樓的房子〉、重新發現愛情的奇妙時刻〈情繫低音大提琴〉──契訶夫藉由捕捉男女老少面對愛情時的微妙心理,試圖探索愛情是如何發生又怎麼結束。這些人物往往在感知愛情的那一瞬間,人就變得渺小、糊塗、猶豫了,踏不出那一步,而少數勇於前行的人,離幸福卻「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這幾篇故事告訴我們,在發生愛情到幸福之間這條漫漫長路上,現實生活和人心情感是如何糾纏又無端變化。

契訶夫細細描繪出消逝的、想像的、即將來臨的種種愛情樣貌,有期待、溫馨,也有荒謬、可笑,還有無力、困頓,在故事情節推展中,我們漸漸發現,在愛情的脈絡之下,上演的卻是人心所面臨的困境──

「他已經不能夠再去愛了!就在他喪失對人的信任之後,心中滿是空虛,他便成了厭世的人。生活是什麼?我們為了什麼而活?生活是空想、夢想……是腹語……但是他站在睡著的美人面前,突然間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心中有某種像是愛情的東西。他久久站在她面前,眼睛貪婪地望著她……」──〈情繫低音大提琴〉

契訶夫要說的無非是面對愛情即面對生活,但最後是童話般的快樂結局?還是永恆難解的僵局?從古至今似乎都一樣費解,然而,最要緊的,是不是誰能夠抓住愛情初湧感動人心的那一剎那,誰就掌握了翻新生活的契機?──契訶夫總是把答案留在讀者心裡。

◤作者簡介:
安東‧契訶夫(Anton P. Chekhov, 1860-1904)
俄國小說家、劇作家,他的小說流傳至今讓人一讀再讀,他的戲劇影響世界一再搬演。他的偉大在於創新了小說和戲劇藝術,在文學上有著承先啟後的地位……如果簡單說,他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作家,值得我們回頭看他,或許可以說,他永遠是最新的作家,某種程度上他幫我們在文學藝術上找到了得以重新開始的「零」,而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所談論的,也使我們看清新舊生活的交界。
契訶夫出生於俄羅斯南方亞述海濱的港市塔干羅格,祖父自農奴贖身,父親經營小商鋪,十六歲時父親因債務問題帶全家避走莫斯科,留下他獨自在當地生活至中學畢業,除了劇院活動的歡樂時光外,大體上這是一段慘澹的青春少年期,但他從沒怨嘆生活的不幸,而是轉化成未來的文學創作。十九歲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就讀期間為了賺稿費補貼家用,開始投稿短文至幽默雜誌,畢業後持續寫作,漸漸成為職業作家。他雖然沒有正式走上職業醫生一途,但經常抽空為平民看病,尤其對當時的鄉村霍亂防疫工作投入最多。
醫學的科學思維也影響著他的文學寫作方式,他曾為自己的客觀寫實立場辯護:「小說家不該是自己筆下人物的裁判法官,而該是中立的見證人……讀者才是陪審團,自會做出評價。」
把醫學當妻子、文學當情婦的他,一面用筆寫小說戲劇,針砭讀者觀眾的心理疾病,一面用醫術診斷病患的生理疾病,以及興建學校等公益活動,救助不少窮困的農民。而他自己卻在盛年死於肺病,直到死前幾個小時還不忘口述創作幽默故事給妻子聽,讓他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妻子歡笑。
這就是永遠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契訶夫。

◤譯者簡介:
丘光
國立政治大學東語系俄文組畢業,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言系文學碩士,長年從事俄國文學推介,譯作有:《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當代英雄:萊蒙托夫經典小說新譯》、《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冬日女王》等。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關於愛情:契訶夫小說新選新譯
作者:安東‧契訶夫
譯者:丘光
ISBN:【平裝版】978-986-87501-9-7,【精裝版】978-986-92318-0-0
頁數:264頁
出版社:櫻桃園文化
定價:【平裝版】300元,【精裝版】430元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4日

※相關連結: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櫻桃園文化2015年春季活動


  • 3/16 中廣電台訪談
    主題新聞大解讀」 訪談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
    講者:主持人胡忠信,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
    日期:2015年3月16日星期一 20:18-21:00
    地點:空中廣播,台北、桃園地區AM648
    網路收聽:http://hichannel.hinet.net/player/radio/index.jsp?radio_id=207

    • 3/22 南崁1567小書店講座
      主題彼得堡文學之旅:果戈里小說的城市漫遊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
      日期: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14:30-16:30
      地點:南崁1567小書店,桃園縣蘆竹鄉吉林路156巷7號,電話:03-3121567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nankan1567


    • 3/23 udn tv【藝想世界】訪談
      主題丘光談俄國文學家果戈里小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講者:主持人黃惠玲,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
      日期: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17:30~18:00首播
      地點:udn tv 電視頻道
      網路收看https://youtu.be/n2AHuI8Z6cM

    • 4/18 瓦當人文書屋文學朗讀暨讀書會
      主題《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
      講者:作家鄭順聰台語朗讀,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導讀
      日期: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 18:30-20:00
      地點:瓦當人文書屋,310新竹縣竹東鎮大林路104號,電話:03-5952625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836178938070/ 
      (免費入場)

    • 4/25 一本書店【一首詩的朗讀】
      主題:【一首詩的朗讀──普希金的自由思想與情詩】
      講者: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導讀與俄文朗讀
      日期:2015年4月25日星期六 10:00-12:00
      地點:一本書店,台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48巷2-2號1樓
      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www.abook.tw 
      報名:http://goo.gl/forms/09v69723GA (付費入場)


    • IC之音電台訪談
      主題「文學居酒屋」訪談《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
      講者:主持人郭強生,櫻桃園文化總編輯丘光
      日期:2015年5月8日星期五20:00~21:00
      地點:空中廣播,FM97.5
      網路收聽
      http://www.ic975.com/AOD/Play.php?id=17230

    ***

    ※相關連結: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彼得堡故事的荒謬美學

    文/何瑄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譯者何瑄
    我很喜歡卡夫卡的《變形記》。
    主角格里高‧薩姆莎某天一覺醒來變成一隻大甲蟲。變成甲蟲的他儘管保有人類的記憶與情感,卻無法說人話,也無法出門工作,原本依賴他的家人都變得十分害怕他,甚至希望他從世上消失。最後,戈勒各爾沒有復原,淒涼孤獨地死去,而他的家人沒有絲毫傷心難過,反倒鬆了一口氣,開開心心相偕出遊,規劃未來的美好生活。
    這篇小說最荒謬也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人變成蟲」這一點。「人變成蟲」這件事充滿怪誕的想像力,但光有想像力並不夠,還得說服讀者才行;有趣的是,讀者閱讀這篇小說時,並不會質疑為什麼好端端的人會莫名其妙變成一隻大蟲。當荒謬的人與事置入日常生活,便會牽起漣漪,把平凡的現實世界變得混亂、荒謬,在這樣的情境下,原先不可能發生的事都變得合情合理,最後「人變成蟲」這件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說背後隱含的「人的存在性」的哲學思考,以及人際疏離產生的悲劇。
    翻譯這一系列「彼得堡故事」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相似的荒謬性與文學高度。唯卡夫卡的荒謬屬單一線性世界:
    普通的現實世界→人變成蟲的荒謬事件發生→主角與所處的世界分裂
    而在果戈里的作品中,荒謬性卻是二元並行:不獨只有荒謬人物與荒謬事件,就連人物所處的世界自始至終都是荒謬、分裂、歪斜的。納博科夫在《尼古拉‧果戈里》一書中亦提及這點,並強調「荒謬」在果戈里作品中的重要性:「荒誕是果戈里的謬斯──不過我所謂『荒誕』,並不是指古怪或喜劇性。荒誕有許多色度和程度,就像悲劇一樣,而就果戈里來說,它接近後者。如果說果戈里將他的人物放在荒誕的情境中,那就錯了。如果一個人所生活的整個世界都是荒誕的,你無法將他放到荒誕情境中……」

    據此,納博科夫引申分析的文本為〈外套〉,他視主角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為荒謬精神之代表:「裁縫的鼻煙盒上面印著一位不知名的將軍肖像,因為臉孔部分已經被手指磨穿了,於是貼了一張方形的小紙片做為替代。」他認為這正是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存在的荒謬處,阿卡基是個凡事逆來順受,平庸無奇的小官員,對他所處的世界來說,他的存在無足輕重,隨時可以被任何人取代;但他本人並未意識到這點,仍舊每日辛勤抄寫,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然而,終生汲汲營營換來的也只是一件新外套,最後還被人搶走了,他的努力終究徒勞無功、含恨而逝。
    這就是果戈里創造的彼得堡世界,每個角色都是平庸無奇的人物,可以用鼻子鬍子帽子鞋子衣服,甚至是一張小紙片替代;這些平庸角色襯托出果戈里的彼得堡世界有多麼荒謬,這些人沒有清晰的臉孔、沒有個體性、沒有獨立存在的意義,他們日復一日重複相同的工作與習慣,幾乎不曾改變;少數角色意識到這個世界的荒謬,或因突發意外不得不改變的人物,最終都會發現自己的努力僅是徒勞,這個世界充滿各式各樣會吞噬人的裂縫,無論懷抱多高尚的意圖,無論如何辛勤努力都無法扭轉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改變這個傾斜、虛假的世界,因隱藏在背後的是小人物們不敢也無力撼動的一個社會階級體制。

    表面看來,果戈里同情這些渺小卑微的主角:〈外套〉裡,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死後化為鬼魂,四處搶人外套,直到搶走將軍的外套,才獲得安息;荒謬的是,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復仇的對象自始至終都不是搶走他外套的元凶,這段鬼魂作祟的情節,看似一場遲來的正義,將軍學到了教訓,再不敢任意端架子欺凌下屬,但故事最後,真凶依舊逍遙法外,現實社會並不因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之死有所改變。

    今日評價果戈里作品與文學地位,多著重其批判社會的諷刺筆法,譽其為俄國寫實主義的奠基者。然細讀「彼得堡故事」這五篇小說,便會發現主角常屬於社會邊緣人(瘋子、吸毒者和除了公文以外,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的人),這些人眼中的世界有幾分真實性,其實有待商榷。我認為,果戈里刻劃的並非全然真實的彼得堡社會,而是一個作家以藝術理想創造的扭曲世界,透過遊走於真實和想像邊緣的人物,結合嚴肅的人生議題(真善美、藝術、道德、信仰等)、日常生活瑣事(庸俗)及「笑」(諷刺、誇飾、怪誕)的藝術手法,突顯當代社會問題及小人物生存的悲劇與無奈,此即果戈里的荒謬美學,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作者於彼得堡謀生的辛酸經歷,堪稱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另一種寫照。

    (本文摘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之譯後記,全文請見本書)


    ※相關連結:
    櫻桃園文化追求老經典的新生命──新譯果戈里小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2/CL005-newsletter.html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新書介紹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1/CL005.html
    關於《外套與彼得堡故事》的評價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1/CL005-review.html
    從果戈里的畫像看藝術家的自畫像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1/gogolportrait.html
    藝術作為「驅魔」儀式──談果戈里的《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5/02/CL005-introduction.html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櫻桃園文化追求老經典的新生命──新譯果戈里小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文/櫻桃園文化總編輯 丘光

    櫻桃園文化將滿五歲之際,推出第五部俄國經典文學──《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我們以平均一年一本的慢讀節奏來介紹俄國經典作家的入門作品,令我們深感欣慰的是,漸漸有越來越多讀者認識到,我們為什麼要這麼慎重地新選新譯新編、且堅持找台灣譯者從俄文直譯這些經典了。一部新譯本能不能賦予老經典在新時空的新生命,正是我們所追求的。
    今年輪到了果戈里,這位似乎早已被台灣讀者淡忘的作家,我們安排在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之後來看,從杜斯妥也夫斯基說過「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出來的」,加上他的文字中透著濃濃的果戈里味,以及向果戈里作品或致敬或揶揄的互文對話,還有後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契訶夫、布爾加科夫等作家,皆把果戈里奉為俄國小說藝術的導師,便可以看出這位文學經典大師的重要地位。

    自我探索者果戈里

    對台灣讀者而言,果戈里從名字到內涵似乎都很詭異疏遠,事實上,可能世界各地讀者都會覺得他是一位極神祕的作家,而這也正是重新認識果戈里的契機。我們不妨拋開從前加諸果戈里身上的許多口號式冠冕,從小說文本直接來認識果戈里吧。
    果戈里從一八三○年代開始創作「彼得堡故事」這一系列的小說,他試圖描繪俄國首都彼得堡形形色色的人物,並與城市的風景樣貌一起塑造成永恆的文學形象。
    細看五篇小說的主要人物,集中在兩種類型──小公務員和窮藝術家,再對照果戈里的生平可得知,這其實就是果戈里的兩個分身,是那個從鄉村剛到首都求發展的浪漫年輕人,四處求官感嘆懷才不遇,同時還去學畫,應徵劇院演員,上班薪水低而寫小說投稿卻被長官嫌棄不務正業……這不也是掙扎在理想與現實衝突之間的我們!
    是啊,果戈里描寫的人物,並非遙遠時空的一串陌生名字,而是你我眼前看得見的張三李四。

    讀果戈里也讀到我們自己

    果戈里對現實的觸感強烈,內心有一股壓抑不住的想像,兩者衝突在他身上化作一篇篇富有現實細節與奔放想像的小說,文學對他來說是調和內心衝突的藝術手法,正如鄢定嘉老師在導讀中所說果戈里把「藝術作為驅魔儀式」,那他要驅什麼魔呢?
    從小說文本可以看到許多蛛絲馬跡,這魔是藏在人心的欲望裡,有名利、虛榮、貪婪、嫉妒、自負、自憐等等,一旦欲望大到某個程度,魔鬼便長大控制了這個人,果戈里寫的作品就是嘲笑這些人心滋養的魔鬼和人類本身,我們讀著或覺可笑,或覺悲哀,或覺荒謬,而最終意識到自己不也曾經被、正在被,或將要被這樣的欲望給牽著走!

    尋求新譯本的現代性

    俄國文學在西方世界的傳播者作家屠格涅夫,深刻了解介紹果戈里的難處,儘管他多方站在果戈里的對立面,他還是為果戈里的藝術成就辯護:「只有變成俄國人才能理解果戈里的全部」,以此來回應法國作家梅里美的狹隘觀點「幽默作家果戈里」一說。
    櫻桃園文化竟在此寒冬時刻,不畏屠格涅夫的聲明及其他重重阻礙,耗費多時新譯出版這部作品,無非也是期待新譯本的新觀點有助於我們認識更完整的果戈里,而現代的讀者在新的時空環境下重讀果戈里能不能有所感知且心有所得?那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相關連結: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藝術作為「驅魔」儀式──談果戈里的《外套與彼得堡故事》

    文/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副教授 鄢定嘉

    走進果戈里的聖彼得堡


    十九世紀的聖彼得堡不僅是俄國的中心,還一躍為文學要角。由於城市與生俱來的「無中生有」特質,作家們勢必得在現實描寫上鋪襯層層虛幻,才能表現現實的變形與人性的扭曲。普希金的長詩《青銅騎士》和中篇小說《黑桃皇后》、果戈里的《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別雷的《彼得堡》等一脈相傳的「彼得堡文本」,滲透虛實疊映的氛圍。
    在彼得堡文本形構的過程中,果戈里厥功甚偉。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V. Nabokov, 1899-1977)認為,儘管普希金已經注意到彼得堡「古怪、黯淡的綠色」天空,但只有生活在鏡像世界中的果戈里,在書寫彼得堡時這個「反過來的世界」時,才真正探索與展現了它的陌生性。
    果戈里筆下第一位出現在彼得堡的人物,是〈聖誕節前夜〉(《迪坎卡近鄉夜話》)中的鐵匠瓦庫姆。為了取得凱薩琳女皇的鞋子以取悅佳人,瓦庫姆乘著魔鬼「空降」彼得堡,他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用充滿好奇的眼神觀看五光十色的首都。
    正如作家在〈一八三六的彼得堡筆記〉所寫:「很難把握彼得堡的總體表情」,於是他採「借喻」手法,以城市主動脈涅瓦大道為象徵,讓《外套與彼得堡故事》在此開場,並以人身上的物件,鬚鬍、帽子、裝束等物件的更迭,交代一天內的人事變遷,勾勒城市圖像,製造空間的縱深感,將彼得堡的地景風貌帶入讀者視野,再聚焦主角,從這個「充斥著官員、商人和德國工匠」,並夾雜藝術家這種「非常古怪的團體」的城市中,抽出官員、藝術家兩條主線,帶出他們的遭遇,並以工匠、裁縫串場,加上一些怪誕場景,營造莊諧交雜、笑淚交織的敘事脈絡。
    現實中的聖彼得堡結構嚴謹、層次分明,以涅瓦大道為中心,切割出不同的居住空間。然而,〈涅瓦大道〉的敘事者在小說結尾指出這條大道上除了路燈,一切都是幻象,對文本中的人物而言,無論空間或精神的越界,都可能導致失敗或災難。〈涅瓦大道〉兩位主角──軍官皮戈羅夫和藝術家皮斯卡留夫──分頭追逐驚鴻一瞥的佳人,結果皮斯卡留夫將神女誤認為女神,只能耽溺夢境,以鴉片換取美夢的持續,最後割喉自殺;皮戈羅夫熱情追求德國工匠之妻,卻慘遭工匠及其友人痛毆。〈狂人日記〉的主角波普里辛跨越時空概念的同時,也跨越了感知的界限,進而被送入精神病院。〈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在新外套中找到生命力量,首次跨出自己的框線,返家穿越廣場時卻慘遭搶劫,四處求助無門而病卒。
    在這個表面真實的藝術空間中,發生的故事光怪陸離,人物遭遇引人同情,甚或掬一把同情的眼淚。與此同時,他們滑稽突梯的言語與行動,又經常製造荒誕不經的畫面。比如波普理辛在精神病院飽受折磨時,神智錯亂間憶起亡母,冷不防地又來一句:「知道嗎,阿爾及利亞總督的鼻子下面長著一顆瘤呀?」阿卡基充滿怨念的鬼魂在彼得堡內四處扒走官員身上的外套,警察抓住「嫌犯」時,卻還想騰出手吸鼻煙,導致鬼魂受不了煙草粉的嗆味打了一個大噴嚏。這些看似與情節無關的細節,充分表現果戈里獨特的幽默美學。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中的「驅魔」儀式

    杜斯妥也夫斯基一句「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孕育出來的」,讓彼得堡故事集長期框架在笑中帶淚的「小人物」主題內,把果戈里的作品簡化為官吏社會的臨床病理分析,忽略作家利用「笑」的藝術手法,在理性與非理性、現實與非現實衝突表象下置入深層意義的用意。
    自童年時期開始,果戈里對惡(魔鬼)的感受能力就特別敏銳,認為魔鬼漫遊世間,對人宣說惡之華,希冀惡流布人間。這種世界本質,遂成為他寫作時思索的重點,例如〈涅瓦大道〉的結尾處的幾句話:「除了路燈,這條大道上的一切都是幻象。涅瓦大道無時無刻都在欺騙世人。……當惡魔親自點燃燈火,為世間萬物籠罩一層假面之際,尤其如此。」就蘊含作家對惡無所不在的體悟。
    果戈里不諱言自己身上匯集各種齷齪的東西,而且種類雜多,無人能出其右。但他同時也說:「我喜愛善,尋找它,恨不得一下子就找到它;我不喜歡我身上卑劣的東西,不像我的人物那樣與它們手牽著手。我現在和未來都要同它們作戰,並一定要驅逐它們。」他在人的卑劣與庸俗中看到魔性本質,於是在書寫中進行「驅魔」儀式:賦予文學人物自身的卑劣行徑,以「笑」為包裝,讓讀者咧嘴大笑的同時,驚怖地看到自己的形象。
    於是,膽怯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維奇原本滿懷虔敬謄寫公文,訂製新外套後,彷彿「有位可人的伴侶願意與他攜手共度一生」,讓他不再孑然一身。穿上新外套(加冕)與外套被搶(脫冕),不過一夕之間,但這不是狂歡節後的新生,而是被「瞎了一隻眼」的裁縫師(魔鬼)魅惑,偏離原本的信仰所導致的必然後果。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涅瓦大道〉的年輕畫家皮斯卡留夫身上。
    〈畫像〉延續〈涅瓦大道〉中的藝術家主題,也最能表現果戈里與魔性對抗的決心。
    小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充滿「黑暗浪漫主義」(Dark Romanticism)色彩,一幅畫像流露的神祕力量,讓年輕畫家恰爾特科夫夜夢連連,藏在畫框的金幣,是夢境與真實的重疊,導致他完全受到魔鬼控制,內心生起無可抑止的名利欲望,他撒錢買報紙的評論,創作時只講技法,全然無視人物的內在性格,爾後「金錢成為他的熱情、理想、恐懼、喜悅和人生目標」,直至他看到友人充滿神性的畫作,才體悟貪念致使自己的才華消失怠盡。他耗盡財富,收購上乘畫作,只為親手毀掉它們。精神錯亂的他覺得周圍每一個人都是恐怖的畫像,最後在顛狂中死去。
    故事進行至此,已經具備完整的中心思想。但果戈里安排了第二部分,解釋畫像由來並交代畫中人的故事。出現在拍賣會上的畫家B,講述他的父親以高利貸業者為藍圖創造魔鬼形象,賦予他「人類沉痛、壓抑的神情」,亦即那雙挑動觀看者邪念與貪欲的眼睛。與恰爾特科夫不同的是,B的父親參透自己的畫筆創造出魔鬼,所以斷然拋棄一切出家,以苦修淨化靈魂。
    這篇以藝術家為主角的作品具有強烈的隱喻意涵:藝術才華是上帝賜予的無價之寶,藝術家必須以純潔的心善加利用這種才華,因為「崇高的藝術創作降臨凡間,正是為所有人帶來平靜與撫慰」。這個片段,也明確指出果戈里以創作驅魔的論點。
    原本應該毀掉的畫像在小說結尾不翼而飛,留下一個開放的結局,也告訴我們「驅魔尚未成功,世人仍需努力」。他自己則在喜劇《欽差大臣》和長篇敘事詩《死靈魂》中,進行更大規模的驅魔儀式。

    (本文摘自《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之導讀,全文請見本書)


    ※相關連結:


    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從果戈里的畫像看藝術家的自畫像

    文/丘光

    果戈里留下不少的肖像畫,而且出自那個時代一流俄國畫家的手筆,他中學畢業後到首都彼得堡找工作之餘曾學過畫,同時與許多畫家朋友交往,還寫過一篇小說標題就是〈畫像〉,可見他對繪畫藝術的興趣。
    這篇收在我們這個《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新譯本的最後,其實它最初是在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中排在最前的。
    ●1834年初闖文壇時、
    我們幾乎認不出來的、
    想像遠方美夢的果戈里
    (維涅茨安諾夫繪)
    為什麼我要如此倒置編排?
    簡單說,我在這篇小說裡看到了果戈里在探索藝術創作的初衷,他透過筆下的主角人物──著魔的窮畫家,細膩地描繪出一個藝術家面臨困境時的心理,而妙的是,這些困境似乎也是果戈里當下或日後在現實生活中遇上的。
    看看小說裡窮畫家的抱怨:
    既然我沒沒無聞,誰會買我的作品呢?……我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只要展露鋒芒,也能像他們一樣賺錢。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二十歲的果戈里看到自費出版的首作詩集遭受惡評後,他便回收市場上所有的書燒掉。

    當一個藝術家意識到自己有天分,卻無法讓這天賦實現在作品上時,或因現實困境(貧窮),或因心靈困境(找不到表達形式),人的意志一旦薄弱,魔鬼便趁虛而入(人的惡習、偏見、欲望等就是大大小小的魔鬼),利誘窮畫家交出靈魂,給予實現藝術成就做為報酬。交易於是完成,在窮畫家變身為大藝術家的魔幻時間中,這個人物對於現實的觸感不同了,掌握力也異常了,果戈里捕捉到此時畫家內心某種欲望綻開的一瞬間,這種微妙的心理風景極為迷人:
    「(畫家)意識到自己能將旁人無法察覺的事物表現出來,他的心不禁微微顫動。
    一八三五年,二十六歲的果戈里已小有名氣,出版了一部內容繁複的《雜文集》,包括論說歷史地理的文章、文學藝術甚至建築評論,以及最早的彼得堡主題小說三篇(依序是〈畫像〉、〈涅瓦大道〉、〈狂人日記〉),他在作者前言提到:
    「這部文集囊括我生命中不同時期的作品,這些不是為了稿費,而是真心誠意寫的,會被我選上的題材只因為我對它們深感震撼。同時,讀者們當然也會找到許多不成熟之處。」
    ──會這樣大剌剌寫著,還真要有相當程度的青春年少的天真爛漫!

    一八四一年,果戈里完成大作《死靈魂》,他既欣喜自己將豎立藝術里程碑,又煩惱俄國的審查制度阻撓出版,他這時候的兩幅畫像相當有意思,一是伊凡諾夫的作品,畫中人有一股愁緒,彷彿是想像與現實交戰中的果戈里,伊凡諾夫的風格似乎喜歡把人物的心理問題浮現在最上層。

    ●1841年的果戈里
    (伊凡諾夫繪)
    二是莫勒所作,也是至今流傳最廣的一幅果戈里肖像,我每次看畫中人的眼睛、嘴角、臉部的光線對比,還有那種神祕笑容中帶點詭異的自信,都會想起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小說〈畫像〉中也提到對達文西的崇敬),讓我覺得這幅畫好像是果戈里刻意要求畫家去模仿的。
    莫勒的畫彷彿是想像與現實調諧後的果戈里(要知道這在那時候果戈里的現實中恐怕只有幾個瞬間),此時他的神情正如小說〈畫像〉中所言:「受到某種不可思議、蘊藏各處的靈感光輝所照亮」。

    而我好奇,果戈里要是後來回頭去看自己的小說〈畫像〉,會不會驚恐於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識的鏡像倒影?

    ●1841年的果戈里
    (莫勒繪)


    ※相關連結: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關於《外套與彼得堡故事》的評價

    文/丘光

    重編新譯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系列小說,發現許多台灣不曾認識到的面向,果戈里從前至今總是給我們「笑中帶淚」的諷刺作家形象,這個新譯本試圖給讀者一些新的感覺,期待這些新的觀點有助於我們認識更完整的果戈里。

    收錄的評價中,作家屠格涅夫作為開頭是有意義的,短短幾句話便為果戈里的創作生涯立了一個紀念碑。兩位大作家見過幾次面,儘管的政治立場不同,年長九歲、斯拉夫傳統派的果戈里頗愛惜屠格涅夫的才華,而西方派的屠格涅夫留下的兩篇文章,精神上一致是「我景仰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在一八五二年果戈里逝世後,官方禁止媒體報導果戈里,此時屠格涅夫甚至還聽到流言中傷作家,因此不惜違法在《莫斯科公報》刊登〈彼得堡來信〉一文追悼果戈里,給作家的死一個應得的回聲,其中寫到:「此人,以自己的名字標誌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時代,我們引以為傲……無論歷史最終賦予他什麼地位,我們相信沒人會拒絕再說一次:願他安息,永遠懷念他,他的名字將永世流芳。」

    ***

    偉大的詩人、偉大的藝術家(果戈里)在我面前,我看著他,心懷景仰聆聽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作家 屠格涅夫

    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出來的。
    ──作家 杜斯妥也夫斯基

    果戈里多麼直率,多麼有力,他真是個藝術家!……這是一個最偉大的俄國作家……
    ──作家 契訶夫

    我們看果戈里的世界彷彿要用放大鏡,其中很多教我們驚訝,全都讓我們發笑,看過便無法忘懷……他觀察一切的現象與事物並非從它們的現實面,而是從它們的極限。
    ──宗教哲學家、文學評論家 羅贊諾夫

    「如何用傻瓜來描繪出鬼的樣貌」──這是果戈里自陳他一生以及所有作品的中心思想。……在果戈里的信仰認知中,鬼是既神祕又現實的存在……作為藝術家的果戈里,在笑的指引下探究這個神祕存在的本質;作為人的果戈里,則化笑為武器與這個現實的存在爭鬥,因而果戈里的笑──是人與鬼的爭鬥。
    ──作家 梅列日科夫斯基

    果戈里的作品至少是四度空間的。能夠與他相較的同時代人是毀掉歐幾里得幾何世界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
    ──作家 納博科夫

    果戈里是說謊家。……他總是在發想:「要是不這樣會怎樣呢」……對果戈里來說,現實──永遠是數千種可能的其中一種……
    ──文藝學家、符號學家 洛特曼

    果戈里的《外套》敘事方法非常特殊,採取一種旁觀者說書的雙重視角讓故事開展。書中的說書人是個狡猾的角色,他總是不說事實,反而習慣說謊。這點更加深了故事中真偽辯證的複雜性,尤其是充滿荒謬性的故事主題,真實深刻,很能呼應當代社會和平凡如你我身處於大環境的種種窘境,也讓這部小說具有被改編為「現場(代)劇場作品」的價值。
    ──國際共同劇場台俄跨界劇作《外套》導演 奧列格‧立普辛

    果戈里才是古今罕見獨特的藝術家。……〈外套〉可視為他最好的藝術作品結晶。……〈外套〉、〈檢察官〉和《死靈魂》才是瞭解果戈里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想推薦有志作家必讀的作品。
    ──作家 龍瑛宗

    人生充滿悲喜,讀果戈里的小說,他用一點誇張的手法寫出人間的悲喜,讀他的作品或許可以從悲喜的困境中了解世情,提升自己。
    ──作家 鄭清文


    ※相關連結: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新書介紹

    ◎俄國小說藝術奠基者果戈里的經典傑作,啟發杜斯妥也夫斯基寫作的教科書
    ◎作家鄭清文專文推薦,政大斯拉夫語系副教授鄢定嘉導讀
    ◎全本俄文直譯,162則注釋,精編圖文作家年表

    可笑、可悲又可怕的現實的荒謬!

    這是俄國最神祕的作家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系列小說集,收錄〈涅瓦大道〉、〈鼻子〉、〈狂人日記〉、〈外套〉、〈畫像〉五篇小說,作家將彼得堡形形色色的人物與這個城市一起塑造成永恆的文學形象,串起這些故事的是:一個個小人物的想像與彼得堡現實生活的衝突,那些身分卑微或無力改變悲哀現狀的小人物,無法直接與社會現實連結,必須要透過想像(理想、夢想、幻想、妄想)去達成,而這個內心想像與社會現實之爭正是果戈里一生的永恆課題。

    在〈涅瓦大道〉,跟蹤街頭美女的窮畫家,發現自己誤把妓女遐想成淑女而痛苦,高貴的想像與低俗的現實不斷在內心交戰,而他偏執沉溺於自己的想像導致遠離現實人生;〈鼻子〉的想像教人驚奇不已──某小官員早上起來鼻子不見了,竟發現鼻子化身成大官在市區逛,而他企圖找回象徵自尊的鼻子的奇幻旅程,是超乎想像的現實還是一場反映不滿現實的夢?〈狂人日記〉裡又一小官員的生活淪陷在幻想中,一開場他就看到聽到兩隻狗的荒謬對話,而夢想與長官女兒交往失利後,又妄想自己是西班牙國王,最後因為瘋狂的行徑失控被送進瘋人院;〈外套〉看似相對寫實,另一窮困小官員的外套破舊難以度冬,省吃儉用訂做的新外套是他的美夢、他的妻子,這樣的幸福卻僅僅一天就被搶匪奪走了,失去新外套的小官員求助無門抑鬱而終,隨後傳言彼得堡出沒他的鬼魂搶人外套,而這是超現實的正義復仇還是人逃避現實的想像?〈畫像〉裡付不出房租的窮畫家意外購得一幅彷彿魔鬼附身的畫像,禁不住魔鬼的利誘,取走畫框內暗藏的金幣讓他一夕當上大畫家的夢想成真,但他最終並不快樂,心靈覺醒後更令他痛苦,而那幅魔鬼附身的畫像亦如搶人外套的鬼魂,似乎永遠會憑空冒出考驗著現實生活中的人……

    這些故事多半以不幸收場,小人物的處境令人同情,社會現實的壓迫教人憤慨,然而在人道關懷與諷諭社會的笑中帶淚之外,在更深處將會發現一個引我們掘開現實裡層的藝術家果戈里,讓我們重讀果戈里至少可以看到三個層次:日常的笑、諷刺的笑、荒謬的笑,其中交織現實的錯覺、變形、夢想與幻象,模糊了現實與非現實的邊界,這一路從可笑到可悲,最終顯現出一個可怕的現實的荒謬──回頭看看故事中的主角,常把「自我的現實」想像成「絕對的真實」,不也預示出現代社會中人的荒謬困境!

    ●作者簡介:
    果戈里(N. Gogol, 1809-1852)
    十九世紀俄國小說藝術的奠基者,出身烏克蘭鄉村,中學畢業後到首都聖彼得堡發展,求職不順,企圖以詩人之姿出道文壇,但自費出版的詩作不受好評而轉寫小說,一八三一年出版描寫烏克蘭鄉間風俗、鬼怪故事的《迪坎卡近鄉夜話》,以生動語言和離奇情節引人注目。一八三○年代中期創作一系列以彼得堡為主題的小說:〈涅瓦大道〉、〈畫像〉、〈狂人日記〉、〈鼻子〉,加上後來的〈外套〉,被視為彼得堡城市文學的重要經典,也投射出那個年代滿懷理想的果戈里與彼得堡現實生活的衝突。一八三六年出版諷刺官僚貪腐的喜劇《欽差大臣》大獲成功,但社會上保守與前衛的兩極評價,讓他迫於精神壓力而出國長住十二年。在羅馬完成長篇小說《死靈魂》第一卷,豎立俄國小說的里程碑,然而作品揭露俄國社會弊病被前衛派奉為經典大書,又招致保守派不滿,使他陷入精神危機,產生自我懷疑,在想像與現實錯亂下出版《與友人書信選》表達自己的保守立場,卻導致與前衛知識分子正式決裂,在評論家別林斯基發表〈致果戈里的信〉嚴厲抨擊下,作家的精神危機越趨嚴重,全心投入宗教狂熱,否定自己以往的作品,最終在一八五二年二月東正教大齋戒期間,焚毀《死靈魂》第二卷手稿後刻意禁食而死。

    ●譯者簡介:
    何瑄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研究所,喜愛文學與創作,如今又多了譯者身分。曾與四也出版公司合作,著有童書《成語怪探:沒道理的A計畫》、《成語怪探:沒道理的B計畫》。成為空中飛人的同時,開始翻譯本書,本書出版之際,已轉換跑道,改在陸地奔忙。人生的戲劇性與轉折大抵如此,翻閱眾多文學作品比比皆是,然現實人生總比文學裡的人生艱難,所以喜歡文學,原出於此。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
    作者:尼古拉‧果戈里
    譯者:何瑄
    ISBN:平裝版978-986-87501-7-3,精裝版978-986-87501-8-0
    頁數:304頁
    出版社:櫻桃園文化
    定價:平裝版320元,精裝版480元
    出版日期:2015年2月2日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