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從果戈里的畫像看藝術家的自畫像

文/丘光

果戈里留下不少的肖像畫,而且出自那個時代一流俄國畫家的手筆,他中學畢業後到首都彼得堡找工作之餘曾學過畫,同時與許多畫家朋友交往,還寫過一篇小說標題就是〈畫像〉,可見他對繪畫藝術的興趣。
這篇收在我們這個《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新譯本的最後,其實它最初是在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中排在最前的。
●1834年初闖文壇時、
我們幾乎認不出來的、
想像遠方美夢的果戈里
(維涅茨安諾夫繪)
為什麼我要如此倒置編排?
簡單說,我在這篇小說裡看到了果戈里在探索藝術創作的初衷,他透過筆下的主角人物──著魔的窮畫家,細膩地描繪出一個藝術家面臨困境時的心理,而妙的是,這些困境似乎也是果戈里當下或日後在現實生活中遇上的。
看看小說裡窮畫家的抱怨:
既然我沒沒無聞,誰會買我的作品呢?……我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只要展露鋒芒,也能像他們一樣賺錢。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二十歲的果戈里看到自費出版的首作詩集遭受惡評後,他便回收市場上所有的書燒掉。

當一個藝術家意識到自己有天分,卻無法讓這天賦實現在作品上時,或因現實困境(貧窮),或因心靈困境(找不到表達形式),人的意志一旦薄弱,魔鬼便趁虛而入(人的惡習、偏見、欲望等就是大大小小的魔鬼),利誘窮畫家交出靈魂,給予實現藝術成就做為報酬。交易於是完成,在窮畫家變身為大藝術家的魔幻時間中,這個人物對於現實的觸感不同了,掌握力也異常了,果戈里捕捉到此時畫家內心某種欲望綻開的一瞬間,這種微妙的心理風景極為迷人:
「(畫家)意識到自己能將旁人無法察覺的事物表現出來,他的心不禁微微顫動。
一八三五年,二十六歲的果戈里已小有名氣,出版了一部內容繁複的《雜文集》,包括論說歷史地理的文章、文學藝術甚至建築評論,以及最早的彼得堡主題小說三篇(依序是〈畫像〉、〈涅瓦大道〉、〈狂人日記〉),他在作者前言提到:
「這部文集囊括我生命中不同時期的作品,這些不是為了稿費,而是真心誠意寫的,會被我選上的題材只因為我對它們深感震撼。同時,讀者們當然也會找到許多不成熟之處。」
──會這樣大剌剌寫著,還真要有相當程度的青春年少的天真爛漫!

一八四一年,果戈里完成大作《死靈魂》,他既欣喜自己將豎立藝術里程碑,又煩惱俄國的審查制度阻撓出版,他這時候的兩幅畫像相當有意思,一是伊凡諾夫的作品,畫中人有一股愁緒,彷彿是想像與現實交戰中的果戈里,伊凡諾夫的風格似乎喜歡把人物的心理問題浮現在最上層。

●1841年的果戈里
(伊凡諾夫繪)
二是莫勒所作,也是至今流傳最廣的一幅果戈里肖像,我每次看畫中人的眼睛、嘴角、臉部的光線對比,還有那種神祕笑容中帶點詭異的自信,都會想起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小說〈畫像〉中也提到對達文西的崇敬),讓我覺得這幅畫好像是果戈里刻意要求畫家去模仿的。
莫勒的畫彷彿是想像與現實調諧後的果戈里(要知道這在那時候果戈里的現實中恐怕只有幾個瞬間),此時他的神情正如小說〈畫像〉中所言:「受到某種不可思議、蘊藏各處的靈感光輝所照亮」。

而我好奇,果戈里要是後來回頭去看自己的小說〈畫像〉,會不會驚恐於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識的鏡像倒影?

●1841年的果戈里
(莫勒繪)


※相關連結: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關於《外套與彼得堡故事》的評價

文/丘光

重編新譯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系列小說,發現許多台灣不曾認識到的面向,果戈里從前至今總是給我們「笑中帶淚」的諷刺作家形象,這個新譯本試圖給讀者一些新的感覺,期待這些新的觀點有助於我們認識更完整的果戈里。

收錄的評價中,作家屠格涅夫作為開頭是有意義的,短短幾句話便為果戈里的創作生涯立了一個紀念碑。兩位大作家見過幾次面,儘管的政治立場不同,年長九歲、斯拉夫傳統派的果戈里頗愛惜屠格涅夫的才華,而西方派的屠格涅夫留下的兩篇文章,精神上一致是「我景仰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在一八五二年果戈里逝世後,官方禁止媒體報導果戈里,此時屠格涅夫甚至還聽到流言中傷作家,因此不惜違法在《莫斯科公報》刊登〈彼得堡來信〉一文追悼果戈里,給作家的死一個應得的回聲,其中寫到:「此人,以自己的名字標誌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時代,我們引以為傲……無論歷史最終賦予他什麼地位,我們相信沒人會拒絕再說一次:願他安息,永遠懷念他,他的名字將永世流芳。」

***

偉大的詩人、偉大的藝術家(果戈里)在我面前,我看著他,心懷景仰聆聽他,甚至連不贊同他的時候都如此。
──作家 屠格涅夫

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出來的。
──作家 杜斯妥也夫斯基

果戈里多麼直率,多麼有力,他真是個藝術家!……這是一個最偉大的俄國作家……
──作家 契訶夫

我們看果戈里的世界彷彿要用放大鏡,其中很多教我們驚訝,全都讓我們發笑,看過便無法忘懷……他觀察一切的現象與事物並非從它們的現實面,而是從它們的極限。
──宗教哲學家、文學評論家 羅贊諾夫

「如何用傻瓜來描繪出鬼的樣貌」──這是果戈里自陳他一生以及所有作品的中心思想。……在果戈里的信仰認知中,鬼是既神祕又現實的存在……作為藝術家的果戈里,在笑的指引下探究這個神祕存在的本質;作為人的果戈里,則化笑為武器與這個現實的存在爭鬥,因而果戈里的笑──是人與鬼的爭鬥。
──作家 梅列日科夫斯基

果戈里的作品至少是四度空間的。能夠與他相較的同時代人是毀掉歐幾里得幾何世界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
──作家 納博科夫

果戈里是說謊家。……他總是在發想:「要是不這樣會怎樣呢」……對果戈里來說,現實──永遠是數千種可能的其中一種……
──文藝學家、符號學家 洛特曼

果戈里的《外套》敘事方法非常特殊,採取一種旁觀者說書的雙重視角讓故事開展。書中的說書人是個狡猾的角色,他總是不說事實,反而習慣說謊。這點更加深了故事中真偽辯證的複雜性,尤其是充滿荒謬性的故事主題,真實深刻,很能呼應當代社會和平凡如你我身處於大環境的種種窘境,也讓這部小說具有被改編為「現場(代)劇場作品」的價值。
──國際共同劇場台俄跨界劇作《外套》導演 奧列格‧立普辛

果戈里才是古今罕見獨特的藝術家。……〈外套〉可視為他最好的藝術作品結晶。……〈外套〉、〈檢察官〉和《死靈魂》才是瞭解果戈里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想推薦有志作家必讀的作品。
──作家 龍瑛宗

人生充滿悲喜,讀果戈里的小說,他用一點誇張的手法寫出人間的悲喜,讀他的作品或許可以從悲喜的困境中了解世情,提升自己。
──作家 鄭清文


※相關連結: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新書介紹

◎俄國小說藝術奠基者果戈里的經典傑作,啟發杜斯妥也夫斯基寫作的教科書
◎作家鄭清文專文推薦,政大斯拉夫語系副教授鄢定嘉導讀
◎全本俄文直譯,162則注釋,精編圖文作家年表

可笑、可悲又可怕的現實的荒謬!

這是俄國最神祕的作家果戈里的「彼得堡故事」系列小說集,收錄〈涅瓦大道〉、〈鼻子〉、〈狂人日記〉、〈外套〉、〈畫像〉五篇小說,作家將彼得堡形形色色的人物與這個城市一起塑造成永恆的文學形象,串起這些故事的是:一個個小人物的想像與彼得堡現實生活的衝突,那些身分卑微或無力改變悲哀現狀的小人物,無法直接與社會現實連結,必須要透過想像(理想、夢想、幻想、妄想)去達成,而這個內心想像與社會現實之爭正是果戈里一生的永恆課題。

在〈涅瓦大道〉,跟蹤街頭美女的窮畫家,發現自己誤把妓女遐想成淑女而痛苦,高貴的想像與低俗的現實不斷在內心交戰,而他偏執沉溺於自己的想像導致遠離現實人生;〈鼻子〉的想像教人驚奇不已──某小官員早上起來鼻子不見了,竟發現鼻子化身成大官在市區逛,而他企圖找回象徵自尊的鼻子的奇幻旅程,是超乎想像的現實還是一場反映不滿現實的夢?〈狂人日記〉裡又一小官員的生活淪陷在幻想中,一開場他就看到聽到兩隻狗的荒謬對話,而夢想與長官女兒交往失利後,又妄想自己是西班牙國王,最後因為瘋狂的行徑失控被送進瘋人院;〈外套〉看似相對寫實,另一窮困小官員的外套破舊難以度冬,省吃儉用訂做的新外套是他的美夢、他的妻子,這樣的幸福卻僅僅一天就被搶匪奪走了,失去新外套的小官員求助無門抑鬱而終,隨後傳言彼得堡出沒他的鬼魂搶人外套,而這是超現實的正義復仇還是人逃避現實的想像?〈畫像〉裡付不出房租的窮畫家意外購得一幅彷彿魔鬼附身的畫像,禁不住魔鬼的利誘,取走畫框內暗藏的金幣讓他一夕當上大畫家的夢想成真,但他最終並不快樂,心靈覺醒後更令他痛苦,而那幅魔鬼附身的畫像亦如搶人外套的鬼魂,似乎永遠會憑空冒出考驗著現實生活中的人……

這些故事多半以不幸收場,小人物的處境令人同情,社會現實的壓迫教人憤慨,然而在人道關懷與諷諭社會的笑中帶淚之外,在更深處將會發現一個引我們掘開現實裡層的藝術家果戈里,讓我們重讀果戈里至少可以看到三個層次:日常的笑、諷刺的笑、荒謬的笑,其中交織現實的錯覺、變形、夢想與幻象,模糊了現實與非現實的邊界,這一路從可笑到可悲,最終顯現出一個可怕的現實的荒謬──回頭看看故事中的主角,常把「自我的現實」想像成「絕對的真實」,不也預示出現代社會中人的荒謬困境!

●作者簡介:
果戈里(N. Gogol, 1809-1852)
十九世紀俄國小說藝術的奠基者,出身烏克蘭鄉村,中學畢業後到首都聖彼得堡發展,求職不順,企圖以詩人之姿出道文壇,但自費出版的詩作不受好評而轉寫小說,一八三一年出版描寫烏克蘭鄉間風俗、鬼怪故事的《迪坎卡近鄉夜話》,以生動語言和離奇情節引人注目。一八三○年代中期創作一系列以彼得堡為主題的小說:〈涅瓦大道〉、〈畫像〉、〈狂人日記〉、〈鼻子〉,加上後來的〈外套〉,被視為彼得堡城市文學的重要經典,也投射出那個年代滿懷理想的果戈里與彼得堡現實生活的衝突。一八三六年出版諷刺官僚貪腐的喜劇《欽差大臣》大獲成功,但社會上保守與前衛的兩極評價,讓他迫於精神壓力而出國長住十二年。在羅馬完成長篇小說《死靈魂》第一卷,豎立俄國小說的里程碑,然而作品揭露俄國社會弊病被前衛派奉為經典大書,又招致保守派不滿,使他陷入精神危機,產生自我懷疑,在想像與現實錯亂下出版《與友人書信選》表達自己的保守立場,卻導致與前衛知識分子正式決裂,在評論家別林斯基發表〈致果戈里的信〉嚴厲抨擊下,作家的精神危機越趨嚴重,全心投入宗教狂熱,否定自己以往的作品,最終在一八五二年二月東正教大齋戒期間,焚毀《死靈魂》第二卷手稿後刻意禁食而死。

●譯者簡介:
何瑄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研究所,喜愛文學與創作,如今又多了譯者身分。曾與四也出版公司合作,著有童書《成語怪探:沒道理的A計畫》、《成語怪探:沒道理的B計畫》。成為空中飛人的同時,開始翻譯本書,本書出版之際,已轉換跑道,改在陸地奔忙。人生的戲劇性與轉折大抵如此,翻閱眾多文學作品比比皆是,然現實人生總比文學裡的人生艱難,所以喜歡文學,原出於此。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
作者:尼古拉‧果戈里
譯者:何瑄
ISBN:平裝版978-986-87501-7-3,精裝版978-986-87501-8-0
頁數:304頁
出版社:櫻桃園文化
定價:平裝版320元,精裝版480元
出版日期:2015年2月2日


※相關連結: